近日资讯新闻聚合应用 Flipboard 中国(红板报)宣布,于 2018 年 6 月通过广告形式实现单季度盈利。据了解,该公司于 2018 年 2 月才开始正式组建商业化团队。
Flipboard 中国 VP 高雅洁表示,2018 年 Q2 公司的广告销售额度比 Q1 增长近 4 倍,2018 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销售额增长超过 5 倍。红板报目前主要的营收途径是广告,已衍生出十几种广告展现形式,合作过的广告客户包括HugoBoss、汉莎航空、奥迪、京东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,比较优质的广告内容 CTR(点击通过率)能达到 10% 以上。
Flipboard 2010 年成立于美国,2014 年进入中国市场,并在 2017 年 7 月完成进入中国后动作最大的一次产品改版,同时发布中文名称「红板报」。主要针对信息资讯过载,劣质资讯泛滥的问题,从技术构架、推荐算法和 UI 体验等方面进行重构。
算起来,从正式组建商业化团队到实现盈利,红板报仅用了半年时间。半年来,红板报经历了哪些调整?它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被广告主认可?本文尝试从其产品设计、内容运营、品牌定位等角度做一分析。
如果用过红板报,你大概会对这款产品印象深刻。
其产品设计风格类似杂志,内容产品呈现上,每屏只有3-4条内容,减少信息密集度、突出图片呈现,让阅读更聚焦,滑动翻页的设计也和杂志的阅读感类似。阅读体验和其他新闻客户端满屏文字的信息流形成鲜明对比。
目前红板报日均上线 4 万多条新闻资讯,但只有三四名编辑负责内容运营工作。怎么能用相当少的人力,完成海量的信息处理工作?
首先,红板报把重点放在了前期的内容筛选上。通过合作头部的内容生产者,获得优质的内容源,营造良好的内容环境。目前红板报有 1000+ 签约授权的国内外内容合作伙伴,从商业报道、社会新闻到时尚、运动、娱乐均有涉猎。
其次,在内容运营上,红板报采取人工订阅 + 算法推荐来向用户推荐内容。采访中,高雅洁多次强调,红板报是一家科技公司,其产品基因不是重媒体运营,而是重在用技术、算法、人工策划等,让新闻客户端变得高效、智能。
据高雅洁介绍,红板报的推荐算法经过了数次升级,调整后,他们发现文章的分享、收藏/点赞比率有明显提升。具体迭代的能力包括:新内容的发现能力方面,让长尾内容有了更多的曝光机会;加强了劣质内容、广告的过滤能力,以及图片质量识别能力;强化了基于自然语言的内容质量识别能力。
据介绍,红板报不仅可以做到内容自动抓取、自动排版、上线,首页的封面图也是机器自动抓取编辑的。不过,由于算法颗粒度要求较高/原文用图不够优质等问题,也会出现图片抓取不出来的情况。
高效的阅读体验,带来的是用户增长。据官方数据,目前红板报的用户规模在千万级。这些用户平均年龄在 20-45 岁,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,接受多元文化、追求品质感且有较高的消费能力,月收入在 2.1 万左右,家庭月收入在 3 万以上。
其实红板报进入中国市场时,本土已经有不少新闻资讯平台,它为什么还有机会突围?
首先,我们应该看到,新闻客户端多,并不意味垄断。从阅读者、到品牌广告,依然存在差异化需求。
于个性化阅读而言,现有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。新人群、内容消费升级的趋势下,用优质内容和高效的阅读体验,可以连接到一批比流量更具商业价值的用户。
此外,新闻是刚需,所以大的品牌主会有持续的投放预算,他们看重的是红板报的调性,以及沉淀的用户。其主要需求是覆盖、触及高知人群,而不是流量。甚至某些大品牌、奢侈品品牌在 CTR 之外,更看重广告内容上下页的内容环境。
对于合作的版权内容方而言,也是同理,内容生产者已经从野蛮生长期对流量的渴求,转向了价值用户、深度用户的积累。
红板报的生存空间,即在于此。
关于未来的盈利增长,高雅洁表示,红板报仍有很多盈利方式值得探索、品牌广告主有待覆盖。在这些方面,红板报已与部分广告主在整合营销合作上探索新的方式,将结合优质内容 + 创意 campaign + 高品质用户互动,做精准、长效的品牌传播,下个阶段也会考虑探索 C 端的变现形式。
据悉,红板报 2.0 即将上线,该版本将在内容分发形式和阅读形态上有所调整,加入分享、共建、互动等属性,用户将拥有专属的兴趣阅读空间。